馬來西亞的政治發展和演變,基本上有三個層次必須關注的,除了民主制度及政黨政治外,第三個就是公民社會或說民間組織對政治的推動,這可分三個階段來談。
第一階段,從戰後1946年到1969年的513事件,是政治人物和左翼思潮領導民間社會群起抗爭與改革。首先要提及的是巫統的誕生。它是在1946年通過馬來人大團結而催生的。確切地說,是因為有41個馬來團體的支持和響應,展示了巨大的力量而使領導人信心倍增。主要的目的是反對英國強力推行馬來亞聯邦(Malayan Union)憲制,結果導致英國殖民政府改弦易轍,才有1948年的《馬來亞聯合邦協定》的出爐。
由於主導力量是政治人物,也就是時任柔佛署理州務大臣的拿督翁,因此即使左翼馬來國民黨(PKMM)三個月後掉隊,也無法阻止巫統的組成和壯大。這就是說,公民社會運動是在政治人物或說政府人物的領導下發生了作用,單靠公民組織而無顯赫精英人物,在當時是無法塑造出一個政治體制來。
在華人社會方面,主動權先在公民社會,而後才輪到政黨接管重要工作。例如在1954年當教總主席林連玉促成董總成立之後,他就積極地向馬華及巫統闡述他對華文教育政策的堅持與不妥協,並在後來達成「協議」,以換取華社對聯盟的支持。
林連玉後來也爭取到馬華公會及聯盟在1956年《拉薩報告書》確保華校的地位,因此讓華社滿意;報告書也成為1957年教育法令的基礎。但林連玉不是事事順心順意的,後來他成了強烈反對1960年《達立教育報告書》的第一人(這份報告書成為1961年教育法令的基礎,規定華文中學要麼接受改製成國民型中學,要麼成為獨立中學)。他揚起民族教育的大旗,換來的是他的教師證被吊銷,公民權也被剝奪了。後來,左翼社陣勞工黨接過林連玉的民族主義大旗,參與並引導華教鬥爭。
來到1967年勞工黨發起的檳城大罷市,就是典型由政黨領導公民社會的大鬥爭。其目的在於抗議政府因英鎊貶值而宣佈舊幣(印有英女王肖像的鈔票和錢幣)貶值15%。由於關係到人民切身利益,雖然示威遊行只在市區引爆,但商店及巴剎在勞工黨人勸告下群起響應,紛紛關門結束營業。政府擔心各州群起示威,急切宣佈所有錢幣等值使用,使民間交易不因錢幣不等值而大傷腦筋。
此後,走激進路線的勞工黨宣佈杯葛1969年的大選,但由於黨員林順成在塗寫標語時中槍逝世,龐大的出殯儀式在投票前夕舉行,而在首都成為政治大課題。反對黨在那年選舉取得較好成績;大選三天後,爆發「513」種族衝突流血事件。
公民社團再次展現威力
第二個階段是1969年的「513」到1990年的兩線制的鼓吹。這一時期公民社會也起了一定的變化,不再事事由政黨主導,而是民間團體也參與其中,成為領導一方的新形勢。
最明顯的是在1974年的華玲反飢餓運動,還是馬大學生領袖的安華領導他的大學生班底及穆斯林青年陣線(Abim)組織了一場群眾運動,因而在內安法下被扣留兩年。這讓安華成功為自己紮下政治根基。安華父母親均為巫統地方領袖,其家庭背景也有助於他在政治上更上一層樓。果然在1976年被釋放後,安華就一頭栽入領導民間的「反社團修正法案運動」(反對政府將註冊社團分成「政治性質」與「聯誼性質」),並取得決定性勝利,安華成了家喻戶曉的紅人。
1981年,安華加入了巫統成為一顆政治明星。1982年大選,安華出征老家檳城威省峇東埔國會議席。這是場硬仗,因為這是伊斯蘭黨的強區,安華有需要向巫統元老證明他是草根湧現的實力派,不是躲在在安全區勝出的人。從這邊顯示安華先是依靠民間力量,再結合政黨力量開始其從政之路。
烈火莫熄燃起公民社會抗爭
1982年大選中,許子根與郭洙鎮是直接由董教總「甄選」出來的華校精英。董教總一向以來是民間組織,它比林連玉更明顯地派出「自己人」加入執政黨,尋求華教前途的保障。但馬華及行動黨不能接受董教總提出的「三結合」理論(執政黨、反對黨與民間團體的三結合),更對所謂「打進國陣,糾正國陣」不屑一顧。
八年之後的1990年,董教總的林晃升提出了「兩線制」來取代「三結合」。這種由民間倡議,而交由政黨推行的主張,也只有民主行動黨承接下來。當時在朝的馬華、民政乃至人聯黨,並不回應兩線制主張。但由於馬來社會未積極跟進,兩線制也無從開花結果。
第三個階段從1990年到2011年。一場「烈火莫熄」政改運動燃起公民社會的抗爭,在1990年代末排山倒海而來。繼之又因安華坐牢(1998年9月被捕,直到2004年9月獲釋,前後六年之久)而陷入低潮。但到了2007年後,民間團體再一次展示自身威力,不再讓政黨專美於前。
安華於1998年被革職後,他是通過個人的力量和民間團體而掀起千層浪。那時他還未組黨,非政府組織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。如果安華未在1998年9月20日後身陷囹圄,「烈火莫熄」火花自然會繼續延燒,街頭鬥爭又再成為一種政治鬥爭的方式(這個方式在60年代由社陣勞工黨發揮得淋漓盡致)。由此可見,民間社會已在醞釀一場變革。
果然不出所料,2007年律師公會舉辦大遊行,抗議司法不彰。在大馬歷史上,由法律界人士發起遊行似乎是前所未有的。繼之,印裔社會組成的興權會展開遊行以爭取權益,導致印裔社會動了起來。這種不靠政黨,只靠自身力量的鬥爭也為新一輪的民間鬥爭增添力量。
當時最轟動的民間運動,就是2007年由淨選盟組織和領導的大示威,要求選舉民主和透明化。它在政黨支持下,成功將備忘錄呈交元首。凡此種種,給反對黨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。也有了2008年政治海嘯的發生。
轉入2011年,我們又見淨選盟2.0的709再出擊;律師公會再次為「和平集會法令」不公遊行請命;還有安華案件引爆的大集會,也顯示了民間力量正與政黨相結合;安華被宣判無罪,鬥爭焦點又回到選舉戰場。進入2012年,大規模的「烈火莫熄」的時代已不再成為時尚,期待馬來西亞會發生一場茉莉花革命,也是十分具爭議性的;人民寧可選擇在選舉中較量,而不是在街頭上展示力量。
【本文是作者於2011年12月28日應霹靂州公正黨之邀而發表的政論部分內容,題目是《從Bersih到自由之行,下屆大選大馬茉莉花開?》】
謝詩堅:《公民社會對政治的回應》,《東方日報》,2012年1月12日,星期五,頁A4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