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

錢穆談 “ 射有似乎君子,失諸正鵠,反求諸其身。 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《中庸》上曾舉射箭為譬:

射有似乎君子,失諸正鵠,反求諸其身。

    一般人射箭不中,他自然說自己的射法不熟巧,卻不敢以為是箭靶子的地位放得不正,是自己的射得偏左了,不是箭靶子的地位偏右了。只要你能射,無論箭靶子地位偏左偏右,你都能射中。假如你不會射,無論你把箭靶子的地位如何合你意般移動,還是不能射中。所以你不必移動箭靶子,最好是反求諸其身。現在我們政府以為人民不好,人民以為政府不好。政府看人民總是以為不如外國人民好,人民看政府也以為不如外國政府好。這都是想移動箭靶子的觀念。所以《大學》推究欲治其國者,先齊其家,再推到修身、正心、誠意、致知的功夫,而致知在格物。上面說過,物是標準,如果標準不定,行動是沒有辦法的。所以靶子最好不移動,而應該去想改良你射箭的方法。這就是盡其在我,這就是格物,這才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之圖。




    錢穆:《講堂遺錄-中國思想史六講,中國學術思想十八講》,北京:九州出版社,2010年,頁35







没有评论: